2009年3月22日 星期日

等候渡輪的日子


川行古樓河渡輪服務﹙已停駛﹚


川行古樓河超過70多年的渡輪服務始於1933年,早期的渡輪主要是供園丘用途,運載貨物及農產品。後來,隨著人口的增加及社會的發展,才漸漸擴展到載送行人及車輛過河。

在2005年6月之前,渡輪便是瓜拉古樓市區與對面港兩岸居民之間,不可缺乏的唯一公共交通工具。這個古老的渡輪川行兩岸超過半個世紀,相信也是全國少有的。

2005年,古樓大橋落成通車,但由於座落在港腳尾端,並未能為全體對面港村居帶來方便,尤其是屬無車族的學生、婦女或樂齡人士等,每天依然都得步行或騎腳車繼續乘渡輪過河。

家住對面港的居民每天上巴剎、上學、到市區用早餐等,如果經由大橋,全程超過4公里,騎腳車費時約30分鐘。

因此,渡輪服務依舊是無車群所依賴的交通工具之一,如今,一紙令下,造成居民極大的不便。

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

村民都從事漁業


瓜拉古樓大部分村民都從事漁業。日出而做,日落而息是他們的生活習慣。天未破曉,他們必須乘坐漁船出海捕魚,接著便把他們所捕的到的魚賣到市場,結束他們一天的生活。

除此之外,他們也把所捕到的魚蝦製成其他現成食品,如:魚丸,蝦米,咸魚等。他們所出產的食品大部分都被供應到整個州屬-霹靂。因此,瓜拉古樓的經濟都發展得一帆風順。

至今,瓜拉古樓仍然在不停發展及進步當中為求與國家同步達到2020宏願。這樣,村民便能享受到高水平及國泰民安的生活。